⒈ 走卒;供奔走役使的人。
⒉ 自稱(chēng)的謙詞。
⒈ 走卒;供奔走役使的人。
引南朝 齊 孔稚珪 《上新定法律表》:“將恐此書(shū),永墜下走之手矣。”
宋 葉適 《司馬溫公祠堂記》:“至於深衣幅巾,退然山澤之間,誠(chéng)意至義,不敢加一豪於嬰兒下走?!?br />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(huà)·呆官》:“為大令親隨,何等親密,反求管門(mén),是下走之職?!?/span>
⒉ 自稱(chēng)的謙詞。
引《漢書(shū)·蕭望之傳》:“若 管晏 而休,則下走將歸 延陵 之皋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下走者,自謙言趨走之役也?!?br />《宋書(shū)·何尚之傳》:“若止于四銖五銖,則文皆古篆,既非下走所識(shí),加或漫滅,尤難分明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答元饒州論政理書(shū)》:“祁大夫 不見(jiàn) 叔向,今而預(yù)知斯舉,下走之大過(guò)矣?!?br />徐特立 《國(guó)文教授之研究》:“下走濫竽教育事業(yè),常病教授無(wú)方。”
⒈ 自稱(chēng)的謙詞。
引《漢書(shū)·卷七八·蕭望之傳》:「若管晏而休,則下走將歸延陵之皋?!?br />《宋書(shū)·卷六六·何尚之傳》:「若止于四銖五銖,則文皆古篆,既非下走所識(shí),加或漫滅,尤難分明?!?/span>
⒉ 走卒,供奔走役使的人。
引南齊·孔稚珪〈上新定律注表〉:「將恐此書(shū),永墜下走之手矣。」